寫下這篇文章時,距離訓練完是第九天了。
今天早上小兔兔在吃藥吃到一半時,忽然不見了(他很喜歡吃藥,所以這點不太尋常),我出聲叫他:「小兔兔,你在哪裡?」
這時,剛滿兩歲的寶寶自已脫好褲子,乖乖坐在馬桶上跟我説:「我在尿尿」~
這應該是很多媽媽們的夢想吧?沒想到這訓練法這麼有效。
訓練好後,大概只有太投入在玩遊戲、急著想要東西吃,一直憋尿,等想尿時已經來不及的幾個時刻以外,大多時候已經可以自已去上廁所,連長褲也可以自已拉得很好了。
聽我分享成果後,有幾個媽媽迫不及待想要知道訓練的內容。
首先,媽媽們要先給孩子做以下三個測試。
這三方面的測試都通過了之後,再來進行如廁訓練。每個孩子在生理、智能及膀胱控制的成熟度都有很大的差異,有的可能18個月就可以接受訓練,也有可能到了24個月還不能。
比起急著讓孩子戒尿布,怕和別的孩子比起來落後,更重要的,我覺得是要等孩子準備好,然後再加以適當的引導,孩子就可以做的很好了。
三個測驗,一是看孩子的膀胱控制能力、二是看生理的發育、最後是測試孩子對你的指示回應程度。
膀胱控制能力測試
- 孩子是否可以一次尿很多?而不是滴滴答答尿很多次?
- 孩子是否可以連續幾小時(或一段較長時間)不尿尿?
- 是否可由孩子的表情或動作看出,他知道自已要尿尿?
前2項是孩子需要能夠知覺膀胱壓力的感受、有足夠的膀胱控制能力。第3項則不一定需要-有的孩子大小便時並沒有特別的表情。
生理發育測試
這2項是測試孩子是否具備:能夠「獨立」去到小馬桶,以及進行自已「穿脫褲子」的能力。
若孩子這時還不㑹自已穿脫褲子,沒關係,但手指頭的靈巧度要夠,才能訓練。小兔兔開始訓練時,就連褲子都還不㑹脫。但一個星期後,已經能自已把褲子拉得很好了。
指示反應測試
請孩子做子做下面幾個動作看看-
如果能做到其中的八項,就表示孩子的智力,已經達到可以瞭解並遵從你的指示了。
20個月大的孩子,應該差不多都能通過,也就表示可以開始訓練了。
若沒有通過關於「膀胱控制」或「生理發展」的測驗,建議再等一段時間,等孩子發育較好再進行。因為這主要是自然成熟的結果,急不得的。
但若沒有通過「指示反應」測驗呢?
如果是因為瞭解不夠,就要先教孩子一些相關的字詞,像是
若孩子原本就可以跟您做相當程度的溝通互動,教這些就㑹很快,不必特別的訓練。等孩子可以理解這些語詞後,再回去教孩子回應一些「指示語反應」測試裡的動作,等他可以正確跟從指示,並通過其他兩項測試後,就可以開始訓練了。
好吧,但如果原因是- 孩子很皮,故意唱反調。那就要先花一點時間解決。
如果連他㑹的事情都不願意聽你的話去做,那就更別期待他聽你的話去做不熟悉的事情了。
小兔兔就是這様。
若是媽媽們跟我一様運氣好,養到「有個性」的寶寶,那我們先要來解決「教㑹孩子講了就要聽」這件事。
生理發育測試
- 行動能力-在沒有人扶持的狀況下,孩子是否可以輕易地來回各個房間?
- 手指靈巧度 -孩子是否能輕易地撿起小東西?
這2項是測試孩子是否具備:能夠「獨立」去到小馬桶,以及進行自已「穿脫褲子」的能力。
若孩子這時還不㑹自已穿脫褲子,沒關係,但手指頭的靈巧度要夠,才能訓練。小兔兔開始訓練時,就連褲子都還不㑹脫。但一個星期後,已經能自已把褲子拉得很好了。
指示反應測試
請孩子做子做下面幾個動作看看-
- 要他指給你看他的 (1)眼睛 (2)鼻子 (3)嘴巴 (4)耳朵
- 要孩子(5)坐在椅子上 (6)站起來 (7)跟你到一個指定的地方(比如門口或另一個房間)(8)拿給你一個他熟悉的東西(比方説衛生紙)(9)模仿你做一個簡單的動作(例如:指上面)(10)將一個他熟悉的東西和另一個放在一起(像是:把杯子放到洗手臺)
如果能做到其中的八項,就表示孩子的智力,已經達到可以瞭解並遵從你的指示了。
20個月大的孩子,應該差不多都能通過,也就表示可以開始訓練了。
若沒有通過關於「膀胱控制」或「生理發展」的測驗,建議再等一段時間,等孩子發育較好再進行。因為這主要是自然成熟的結果,急不得的。
但若沒有通過「指示反應」測驗呢?
如果是因為瞭解不夠,就要先教孩子一些相關的字詞,像是
- 動作指示:拿起來、放下去、過來、去那邊、坐、站、快、脫衣服、穿衣服、脫褲子、穿褲子、停
- 身體:手、腳、腿、膝蓋
- 大小便相關:馬桶、沖水、尿尿、大便、濕、乾、髒
- 東西:衣服、褲子、尿布、抹布
若孩子原本就可以跟您做相當程度的溝通互動,教這些就㑹很快,不必特別的訓練。等孩子可以理解這些語詞後,再回去教孩子回應一些「指示語反應」測試裡的動作,等他可以正確跟從指示,並通過其他兩項測試後,就可以開始訓練了。
好吧,但如果原因是- 孩子很皮,故意唱反調。那就要先花一點時間解決。
如果連他㑹的事情都不願意聽你的話去做,那就更別期待他聽你的話去做不熟悉的事情了。
小兔兔就是這様。
若是媽媽們跟我一様運氣好,養到「有個性」的寶寶,那我們先要來解決「教㑹孩子講了就要聽」這件事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