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

當孩子被其它孩子欺負,該怎麼辦?

欺負別人或被欺負的狀況很常見 孩子生活中,總會遇到和別的孩子起衝突的時候。 今天分享兩件事,都和被欺負有關。 學齡前的孩子,大部分的欺負都還不到霸凌的程度,那是要長期對他人造成身體或心理的壓迫才算的。這麼小的孩子,多半是不懂事、任性或學習而來的行為。 第一件事,是小兔去公園,有一個年紀比他大很多的孩子,插隊想玩溜滑梯,然後推了已經站在溜滑梯上面正要溜的小兔一把,害他差點掉下去,自己就先擠下去溜。 當天還有孩子為了要鑽隧道,然後推和擠了同在隧道裡的小兔。 小兔很委屈的來找我,問我:「媽媽,他們都不排隊。」 第二件事,是小兔和認識的人的一個孩子一起追趕跑跳蹦時,另一個孩子撞到站在旁邊的小兔,但他宣稱是小兔撞到他,然後吐口水在小兔的臉上。 第一件事發生時,那幾個孩子的家長沒有在現場,或者也許有在同個遊樂場所,但並沒有在孩子的身邊。 因為看不到家長,我當時抓住又想去插隊的那陌生孩子的手,跟他說:「請你排隊,大家在這裡玩要互相尊重,守規矩才會都玩得開心。」那孩子有點不以為然的看了我一眼,就繼續去玩他的,不過他暫時沒有再繼續推別的孩子。 小兔跟我說:「媽媽,他用到我了,他沒有跟我說對不起。而且他也沒有守規矩。」 我只能蹲下來,拉著小兔的手跟他說:「總是會有不守規矩的小孩,我們沒辦法強迫別人跟我們道歉,媽媽已經有過去跟他說了,等一下離那個孩子遠一點,自己小心。」 小兔看起來還是很委屈:「為什麼他不用跟我說對不起?」 第二件事發生後,那個吐口水的孩子馬上就跑開了。因為認識他的家長,於是我去找他爸爸說:「你的孩子剛才做了這樣的事情。」 他說:「我來問看看孩子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。」 那孩子告訴他爸爸:「是小兔先撞我的」 他回孩子說:「所以你覺得是對方撞到你的?但不管怎樣不可以吐別人口水,要跟小兔說『對不起』。」 那孩子跟小兔說:「對不起」,然後他的爸爸說兩人如果和好了,就握握手,但那個孩子立即跑開。 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很有誠意和反省的道歉,這個行為也有點超過我可以接受的限度。我問那爸爸:「我覺得這個行為不太恰當,也許需要思考怎麼做更好。請問平常孩子有問題行為表現時,爸爸都怎麼處理?」 爸爸回答:「有啊,就是把他發射到外太空!」然後雙手一攤,有點無奈的說:「小男生,你知道的,就是很皮....其實我每天都在思考要把他發射到火星

教養筆記:怎樣讓孩子不怕打針?

最近讀到一篇柚子醫生的「 訂下一條不能退讓的規矩 」,文章裡寫到為了要打一支預防針,一個5歲的小孩尖叫哭鬧完全失控,在被媽媽及護理人員的壓制下打完後,這個孩子竟然「啪!」的打了媽媽一巴掌! 這件事讓我看得心驚肉跳。打針很痛,應該沒有孩子喜歡打針,但遇到這樣的事情時,該怎麼讓孩子學會去面對呢? 我和孩子為了打針而奮鬥的時間,大概就是到他能聽懂我講的話為止吧~能聽懂話之後,孩子就不再這麼恐慌了。 先推薦一個繪本, 我不要打針 內容非常生動寫實的表達了孩子害怕打針的心情,同時又非常搞笑~借回家後,小兔每天都至少要聽我唸兩次。 孩子怕打針哇哇大哭的模樣 現在小兔4歲半。 上星期五(5/5)晚上帶著連續燒燒又退退的小兔去掛急診,因為病症反覆發作,不能簡單當成普通感冒來治療(其實之前也吃了好一陣子的感冒藥了),所以醫生問:「要不要做流感快篩?」 做流感快篩要把一枝很長的棉棒深入鼻腔中採取檢體,對年幼的孩子來說,是很恐怖而且蠻痛的經驗。醫生警告我說會很不舒服,但為了孩子好,我做了大部分的媽媽都會做的決定:「好,要做。」 我跟小兔說:「等等醫生要把這枝棉花棒伸到你的鼻子裡去,看看是不是有很嚴重的病,有一點痛痛的,你忍耐一下,媽媽會陪你。」 雖說先用話語打了預防針,但當醫生把棉棒伸進去時,小兔大驚失色(之前沒經歷過這樣的療程),臉一下子就撇開不說,手大力的揮開醫生,同時不停大叫「不要,痛死了我不要!」然後還流下一大坨的鼻血塊。 醫生一臉無耐的望著我說:「不行,這樣採樣太淺了還不夠。」 我雖然有點不忍心,但堅定的跟護理人員說:「好,我幫忙壓住孩子,我們再來一次。醫生,請問如果順利的話,大概多久可以好?20秒可以嗎?」 醫 生沒有回答我,但我按剛才的動作自行判斷,如果小兔沒有掙扎,10秒左右應該可以完成,所以我看著小兔的臉跟他說:「小兔,媽媽知道你很害怕。記得有一次你生病,細菌一直咬你肚子讓你很痛嗎?」他點頭,但嘴巴還一直叫「我不要我不要」 我還是說「為了要看看是不是有壞蟲蟲,如果有了醫生要開藥藥把牠消滅,所以我們一定要檢查。我知道很痛,我也知道你很勇敢,媽媽幫你努力撐住一下,忍耐一下,如果亂動會流很多的鼻血,不動的話,痛一下就好了。」 「好,準備好了,媽媽數到10就結束了,好乖,來,1。。。。」護理人員和我聯手把小兔

教養筆記:孩子愛搶別人東西怎麼辦?

「禮貌」能減少許多人際間的誤會和磨擦 ,但孩子還不熟悉 備註:教養筆記,是一位有經驗的幼教老師跟我分享的教學法筆記。有些是我親身實證的,有些,則還在努力中。 孩子常㑹亂拿家裡的東西,我們都是説:「不可以~」然後把孩子拉開,就結束了。而且,這個可以和不可以,並沒有一定的標準。除了很危險的東西,像是剪刀、菜刀、插座以外,常常都是看大人心情,有時候可以,有的時候不可以。 因此,孩子也㑹不斷地測試我們:這次的不可以,是只有這次不可以,以後都可以?㑹是偶爾可以嗎? 不過,甜甜老師教我一招--在動作發生之前,就要孩子學㑹先「徵詢同意」。比方説,教孩子學㑹問説:「我可以拿嗎?」 小孩看到別人有什麼,或是在玩什麼,覺得有興趣的話,第一個直覺反應就是「伸手去搶」,這様就造成被搶的孩子哭泣,搶東西的孩子被處罰時也哭泣的雙輸場面。 孩子搶別人東西,你把他搶回去,他還是學不㑹遇到這種狀況要怎麼處理,只知道,似乎力氣更大的人可以去搶別人的東西。 其實,可以在第一次孩子(暫稱a)伸手要去搶別人東西的時候,把東西拿回被搶的孩子(暫稱b)手裡,然後,“拉著a的手,看著a的眼睛“,教a説:「不可以用搶的,要先問別人,要先説『可以借我嗎?』,」 然後跟b説(如果b是個大方的孩子就更好了):「我們再給a一次機㑹,a如果有禮貌的問你,大方一點借給a,這様a以後就不㑹跟你用搶的了。」 然後面向a:「來,練習看看『可以借我嗎?』」 如果a願意配合,大人就幫忙鼓勵b借他。 其實,這個時候,孩子b通常都㑹願意借給a,然後,就教a説:「謝謝」 下次再發生這様的事情時,就重覆以上步驟,不用動怒,只要説:「來,我們再來練習一次,下次要記得。」 他有了好的經驗,就㑹試著去做。 我的暴走老大,1y10m小兔兔,因為想跟表姐玩,所以看到表姐玩什麼,都㑹過去搶。 不過,現在十次裡,有一次他㑹主動伸手先問説:「請借我~」(因為他不肯問「什麼什麼可以嗎?」,只好改良教他先説「請」) 表姐也很大方,這時就㑹把東西借給小兔兔。 看到孩子很有禮貌的交流,心裡覺得很辛慰。

孩子為何總愛搞些有的沒的?

有一天帶孩子去全優加參加慶生會。 活動當中,老師準備了很有趣的小活動以及超大的蛋糕給所有的小朋友。簡短而歡樂的活動結束後,自然就是爸媽最愛的「寶寶拍照時間」。 這時我聽到一個爸爸在旁邊斥責孩子的聲音:「要拍照了!你為何不能好好站著?總是要擺出這副怪臉?站好!要笑啊,不然拍照出來怎麼會好看?」 這個小男孩聽到後,沒有站直並擺出「拍照應該有的笑臉」,反而更加地擺出怪表情甚至做鬼臉,他說:「我這才不是怪臉,我是在裝成暴龍!」。 孩子和父母都覺得對方不瞭解自已 這個爸爸眼見自已管教效果不彰,很沒面子,便大叫:「算了!你這樣子根本不能拍,我不要拍你了!」然後就想要把孩子推開,不讓他和其他家人合照。 這時候,甜甜老師先要這位爸爸別生氣,跟他說「先別生氣,我來和孩子說說看」然後過去問這個孩子說:「你是在演暴龍是嗎?」 這孩子回答:「是啊!」 「你很喜歡恐龍嗎?」 「對啊!我超級喜歡的,尤其是暴龍。」 「那暴龍會有什麼表情呢?」 「就是這樣啊!吼~~」 我發現孩子從生氣、委屈變成很得意的樣子,於是好奇的轉過頭去看他們倒底在做什麼。但內心不免犯嘀咕:「難道每次都要順著孩子的意嗎?這樣他不會更加亂搞嗎?」 只聽見甜甜老師不急不徐的說:「哦~你這是生氣的暴龍,那你會表演難過的暴龍嗎?」孩子說:「會!」然後表演一個哭泣的表情,甜甜老師這時跟爸爸說:「你的孩子很有創意啊~他不想要呆呆板板的每次都拍一樣的表情,你看,他的表情很豐富的。我們可以多拍幾張不同表情的照片啊。」 然後轉過去跟孩子說:「來,這次換快樂的暴龍。」只見孩子毫不勉強的擺出歡樂的表情,這時爸爸也很開心地幫他們家幾個孩子拍照起來了。 因為我們長大了,經歷了許多次類似的場景,發展出屬於自已的,習慣性的,甚至已經變成制式的面對這件事情的做法。但對孩子而言,這個世界是全新的,他還在探索世界和自已之間的關係,很多行為和想法也不像我們已經僵化,他想嘗試許多的可能性。 在這些沒有大礙的地方,不要這麼嚴肅,給孩子們一點自由和小小歡樂的空間吧! ---- 推薦延伸閱讀: 好孩子是這樣教育的  ( 內容試閱 ) 推薦原因:這本書教導父母用懷柔方式樹立自己的權威,其中有一個就是使用「不每次都立即給予獎賞」的策略。在教學上,這是能使學生更持久有效的維持某個行為的技巧--比每次做得好都給

台中早教機構推薦 ~ 全優加

其實我本來覺得早期教育,根本沒必要。「教什麼學問?讓他自由探索,學會了才是自己的。」 這大概就是我對早教的錯誤印象。以為就像大陸某些節目,讓孩子學會背誦很多唐詩宋詞,出口成章,但之後呢?其實也不見得比較會生活,人格比較好。 不過,當我看到朋友兩歲的女兒(據說很皮),可以乖乖坐好上主日學,同年紀時的小兔滿場飛都抓不回來。雖然說什麼要讓孩子能自由發展,但,東西跟別人搶來搶去,沒有耐心,手腳不協調,還危險爬很高,每次都看得媽膽戰心驚目光不敢暫離...... 這。。。這些都是正常的嗎? 後來問那個女孩的媽媽(超強的毛姐,顧自己的三個小孩,外加妹妹的兩個,然後還有其它親戚的一個,總共顧了六個小孩)如何辦到把家搞定得井井有條,孩子又能守秩序、懂禮貌呢?她說:「有些東西,從小就可以教。」 比方說,耐心怎麼培養呢?「十個月大的孩子,你要給他東西的時候,他就可以『小手擺肚子,數到十』學習聽指令和等待了。」 這時我才明白,原來早期教育,並非五感體驗,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性格、獨立、開拓孩子的視野,以及協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等層面。 這些不是我們期待未來的人才要具備的項目嗎?趕快請毛姐教我,怎麼有辦法讓一個十個月大的孩子就能「聽指令」和「等待」。 後來毛姐推薦我去一個早期教育機構,叫全優加的( 全優加粉絲團 )。 全優加 這個機構和我想像中的很不一樣,不過,我真的要大力地推薦他。 比起台中五權西路上其它紛立的兒童教育機構,全優加的創人甜甜老師,是我見過最投入在教育中的教育人了。(我自己就是學校老師,對於老師是為了一份工作,還是真的熱衷於教育,是看得很準的) 甜甜老師 他們設計的每個活動項目,都有其學理根據。舉例來說,為了強化身體的協調性,也刺激肢體的反應與動能發展,全優加利用盪秋千和旋轉盤刺激孩子的前庭來做到。 在年紀很小的時候,利用音樂和動作的起始和暫停,教3—4個月大的孩子「停」這件事。 每個動態活動的設計,都是稍微超出這個年紀的肢體發展的,為的是同時鍛鍊孩子們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」 並不是動得多,爬得快就是好。 因為在全優加的經驗很好,我以為每個早教機構都是如此。有一陣子帶趴兔回台南娘家時,想在台南幫她找可以繼續上早教課的地方,沒想到,除了 老師上課時間才出現 外,他們的活動設計,雖然同樣是讓孩子動,但挑戰性不大,而

當孩子一直亂搞講不聽...--「有限制的自由」

我家的小兔,真的是典型的愈講愈故意,的小皮蛋。 沒有遇過這樣的小孩之前,我看到學齡前胡鬧的孩子,第一個想法就是:「哼,這個爸媽怎麼沒教好?」 「怎麼不管一下?」 「怎麼教的啊?把小孩寵成這樣!」 他們都不是壞小孩,只是愛搗蛋!( 博客來 ) 一直到生到小兔,真的是抽中了大樂透了我。我總算瞭解,原來以前小時候看的「淘氣阿丹」和「湯姆歷險記」裡的男主角,並不全是因為母親教養失當或沒在管教,而是他們真的天性如此!有的小孩,好吃好睡又彬彬有禮,大方又懂事,當然父母親一定居功其偉,但更有的時候,只是他們運氣好! 真的!就是運氣好!不然就是胎教做的好。(以上這些純粹就是安慰自己來著,鼓勵自己孩子的皮,不全然是我這個媽的錯) 舉個例子,當妹妹漸漸長大,也需要我幫忙刷牙時,我開始放手讓這小兔自己(兩歲多一點)先刷。 我想得很美: 兩個人一起進行刷牙,我幫趴兔刷,小兔自己刷,然後,小兔就像巧虎影片裡的巧虎,刷完後會自動自發地給媽媽檢查,然後我再幫他刷乾淨。 如此一來,兼顧讓小兔自己練習刷牙的獨立自主,因為之後我會再檢查,所以牙齒仍然會保持得很乾淨。 然後,第一天,我忙著把妹妹安撫在自己的腳上躺好(剛開始都躺著刷),小兔一個人靜悄悄地在洗手抬那裡動作。 真乖~我內心感到辛慰。 給孩子看的巧虎牙刷火車影片 殊不知, 小男孩安靜的時候才是最恐怖的時候 ! 等我把妹搞定過去一看,天啊!這小子用手去玩水龍頭裡流出來的水,噴得到處都是!他用擠的、捏的、慢速收放的、上下快速壓擠水龍頭等各種花招,一個人亂搞得不亦樂乎! 當然,免不了一頓修理。我記得那時沒什麼招,氣到七竅生煙後,把他關到遊戲床裡隔離反省,然後自己狼狽地收拾殘局。 第二天,拿牙刷刷水龍頭。 第三天,拿牙刷刷洗手台。 第四天,用牙膏擠滿整個洗手台,然後用手塗抹作畫。 第四天,拿其它家人(我公公、婆婆)的牙刷兩枝互刷。 沒錯,每隔一天,之前說:「 不可以再這樣,不然就要關起來 」的動作就沒有再出現,但總是會給你變出一個新花招,簡直防不勝防! 那些說「要跟你的孩子講道理」的專家學者們,一定不瞭解我在這件事情之前,已經給他看了多少遍的巧虎,也在幫他刷牙的過程中,告訴他很多次「為何要刷牙」「牙刷要怎麼用」「牙膏只能擠一點點」。難道我天生愛當虎姑婆?這些溫言婉

教孩子學會尊重的第一招 - 「詢問」

我小的時候,就是在刻板的統一模式教育之下被管教大的。 偏偏我本人是愛好自由的水瓶座,對這樣的一貫式作業非常感冒。然後,最近又有什麼「讓天賦自由」、「尊孩子多元發展」、「鼓勵孩子有探索世界的勇氣」之類的論調大為流行,讓我天真又夢幻的想著:「只要讓孩子從自然的後果來學習,在不危險的地方就讓他們自由發揮吧!」這樣就可以養出敬天愛人的好孩子了。 想讓孩子自由發展,但我也想得到該有的尊重 在有些事情上,的確有「自然的後果」讓孩子去承擔。比方說不認真吃飯,時間到了就收起來,下次自然會在吃東西時認真一點。但是,有些事我一直覺得很不對勁。。。。。 就好說,當小兔能很順暢地自由走動後,這小子很愛做一件事情,就是「翻我的皮包」。 翻皮包,這件事說實在的也不危險,如果是翻我婆婆的,或者其他人的皮包,我一定會要這小子住手,跟他說:「這個皮包是別人的,不可以拿。」 這是基本人和人之間的禮貌。然而,在翻我皮包的同時,他學會了拉拉鍊以及用手拿起小東西等的練習技巧,這是當時他的玩具沒辦法給他的練習。 除了皮包,小兔還會去亂拿家裡的其它東西。 危險易碎、有電、尖銳的東西一定不行,但你說看看,像我和老公結婚的紀念小熊這無害的東西,該讓他自由拿取嗎? 如果這小子是懂事的小學階段,答案顯而易見就是「不行!」但是他當時似懂非懂,物權觀念也不是建立的很好,家裡他擁有的東西更是很少,這樣的話,每天光是管「這個不行拿」「那個放回去」就要累死人。而我自己亂擔心的問題,也就是有人說,沒有練習,就更不知道如何掌握物品的特性,以後一有機會拿到就更不會用,或是限制太多會更搗蛋。。。之類的,所以,天啊。。。。媽媽真的是很難為。 我本來想說,若是我的東西,也不危險的話就算了。。。但在小兔某次把我的皮包翻得亂七八糟撒滿地,不收拾好就直接跑掉時,我感到一種不被尊重的悲哀:「難道媽媽就可以不被尊重,這麼沒有尊嚴嗎?」 在禁止和放任之間,我還有其它選擇嗎? 後來全優加的甜甜老師教我一招:「 你要教孩子 學會徵詢 。」 甜甜老師幫別的孩子上課的情形 簡單來說,就是要孩子學會「 先問我 」! 唉唷!說起來這麼簡單,我怎麼竟然一開始的時候沒想到?我們平常想要拿別人的東西的時候,不是都會先問對方嗎? 也就是說,下次小兔想要拿我的東西時,要請他先問:「可以借我嗎?」

孩子和媽媽之間~催淚動畫,[雲上的阿里]

最近親子天下的line反覆傳送了好幾次這部短片的連結。 我看了一次就哭了。 故事的大意是說: 雲上的小綿羊阿里,在前往天堂的隊伍間, 遙望著躺在床上意志消沉的羊媽媽。 看著看著,他從隊伍悄悄溜了出來, 用自己身上的羊毛,想從雲上垂降回家,抱抱最思念的媽媽,重溫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...... (以上摘自 親子天下 ) 看故事裡的阿里,就和我家小兔、趴兔一樣 學齡前的兩隻大暴龍 有時亂哭、有時發脾氣,很多時候耍賴,一直都還不能好好照顧自己 和他們在一起,有許多歡笑,但更多是抓狂和無法停止也想要暴走的自己 難免時常懷念生孩子前,曾擁有的自由時光 但我想起一個夢 那是生小兔之前做的胎夢 那時孕吐得很嚴重,有時候早上起床胃裡沒東西了,還會乾嘔到很苦的液體都吐出來 (我猜是膽汁吧) 整個胃和食道時常處在灼熱的狀態 加上老公工作時間很長,我們又兩地分隔工作,時常沒有人照顧我 那時還沒從自由之身的身份裡調適過來 夜裡常常一個人躲起來哭 半夜裡更是時常腿抽筋 有時甚至會莫明的生這個從未見面過的孩子的氣 有一天晚上, 夢見我騎著腳踏車 前面載著一個小男生(那時還不知道肚子裡的小孩是男是女) 我們兩個人騎得很快 頭髮飛揚 他和我都笑得很大聲 騎到一個快速的下坡路段時, 這個小男生突然回過頭來看著我說:「媽媽,不要哭,我很快就會長大了。」 夢中的我忽然一陣感動,眼淚差點掉下來 就當我努力地想看清這個小男孩的臉時,夢就醒了。 當現實中的小兔睡不飽歡很久 或講不聽、叫不動、打也沒用,使我氣結時 等我冷靜下來,一想起這個夢的時候氣就消了 當有一天長大, 這個賴在身邊,常常吵著「我要媽媽」的小男孩離開時 我想,我一定會開始想念這曾經共享的溫暖時光

孩子不收玩具,怎麼辦?

好吧,很久沒有寫網誌了。因為一直在和我家的小兔和趴兔不斷地經歷各種鬥智活動。 但是最近好友提到了一個問題,正好是之前算挑戰成功的項目之一,有感而發。決定之後三不五時要來更新一下,因為父母也是需要長時間的研究和經營的。 好友的問題是這樣:(為了保護當事人,小孩使用匿名) 「大家早安,不好意思請教大家 不知道有沒有遇到寶貝同學們,在最近的階段,遇到大人的規訓,會用嘴硬來抵制的……想請問大家有沒有試過其他更好的溝通方式 我們的狀況是這樣的: 一直以來我們遇到小敏收玩具收很慢,或是不收玩具 → 把他的玩具收到高處,或是取消睡前看影片的時間 打人 → 叫他去牆角罰站或出去門外,甚至鎖門;或是媽媽因此就不陪他睡覺 總之是以剝奪福利作為處罰和壓力 但最近一、兩個月,發現小敏面臨要被處罰時,除了哀求或哭外,開始會怒目以對(也許,反映了大人的態度?) 或者開始會昂然嘴硬說『好!』『我希望我的玩具一直收高高』『我希望我死掉』『我想要生病』 所以越來越覺得應該是我需要調整一些方式,不然親子衝突時既無教育之效,又傷感情 尚請大家不吝賜教,感恩」 然後,有同樣學齡前孩子的好友群們紛紛發難, 好幾個人推薦一個叫「 一招讓小朋友快速冷靜下來的方法 」這個治療師的短片。 裡面的內容主要就是說,面對孩子的情緒,要先「安撫」「幫他們說出心裡的情緒」,這樣他們就會冷靜下來了。 好吧,如果孩子在情緒上,或許各位可以試試這招。但在我自己小兔的身上,這招從來沒有成功過。 情景: 叫小兔起床時他不要起床,等起床時發現旁邊沒人了,就開始大哭發脾氣。 老媽我:「啊~親愛的小兔起來了哦?是不是想要找媽媽,但是看不到,所以覺得很難過?」 然後過去抱抱他:「你起床媽媽不是也過來了嗎?如果下次想要看到媽媽,叫你的時候就趕快起床就可以跟上啦!」 結局: 你以為是母子擁抱,相視而笑的美滿大結局嗎? 真的是和我一樣大錯特錯。。。。。 我兒子在我溫言婉語之下,經常是更加地大哭大叫:「媽媽!你為什麼不等我?我最討厭你了!」 這時,我依然用教科書上說的「堅定但溫和」的語氣,跟他說:「你可以選擇繼續在那裡亂哭,或是換好衣服和媽媽一起下樓去玩。」 好吧,還是哭。。。。。然後我轉頭就走了,接著,兒子發脾氣亂丟房間的衣服。。。。。。 趴兔就不會,她之前起床會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