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欺負別人或被欺負的狀況很常見 |
今天分享兩件事,都和被欺負有關。
學齡前的孩子,大部分的欺負都還不到霸凌的程度,那是要長期對他人造成身體或心理的壓迫才算的。這麼小的孩子,多半是不懂事、任性或學習而來的行為。
第一件事,是小兔去公園,有一個年紀比他大很多的孩子,插隊想玩溜滑梯,然後推了已經站在溜滑梯上面正要溜的小兔一把,害他差點掉下去,自己就先擠下去溜。
當天還有孩子為了要鑽隧道,然後推和擠了同在隧道裡的小兔。
小兔很委屈的來找我,問我:「媽媽,他們都不排隊。」
第二件事,是小兔和認識的人的一個孩子一起追趕跑跳蹦時,另一個孩子撞到站在旁邊的小兔,但他宣稱是小兔撞到他,然後吐口水在小兔的臉上。
第一件事發生時,那幾個孩子的家長沒有在現場,或者也許有在同個遊樂場所,但並沒有在孩子的身邊。
因為看不到家長,我當時抓住又想去插隊的那陌生孩子的手,跟他說:「請你排隊,大家在這裡玩要互相尊重,守規矩才會都玩得開心。」那孩子有點不以為然的看了我一眼,就繼續去玩他的,不過他暫時沒有再繼續推別的孩子。
小兔跟我說:「媽媽,他用到我了,他沒有跟我說對不起。而且他也沒有守規矩。」
我只能蹲下來,拉著小兔的手跟他說:「總是會有不守規矩的小孩,我們沒辦法強迫別人跟我們道歉,媽媽已經有過去跟他說了,等一下離那個孩子遠一點,自己小心。」
小兔看起來還是很委屈:「為什麼他不用跟我說對不起?」
第二件事發生後,那個吐口水的孩子馬上就跑開了。因為認識他的家長,於是我去找他爸爸說:「你的孩子剛才做了這樣的事情。」
他說:「我來問看看孩子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。」
那孩子告訴他爸爸:「是小兔先撞我的」
他回孩子說:「所以你覺得是對方撞到你的?但不管怎樣不可以吐別人口水,要跟小兔說『對不起』。」
那孩子跟小兔說:「對不起」,然後他的爸爸說兩人如果和好了,就握握手,但那個孩子立即跑開。
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很有誠意和反省的道歉,這個行為也有點超過我可以接受的限度。我問那爸爸:「我覺得這個行為不太恰當,也許需要思考怎麼做更好。請問平常孩子有問題行為表現時,爸爸都怎麼處理?」
爸爸回答:「有啊,就是把他發射到外太空!」然後雙手一攤,有點無奈的說:「小男生,你知道的,就是很皮....其實我每天都在思考要把他發射到火星還是金星......」
過沒一會兒,我看到小兔又去找那個孩子玩,內心想說:「好吧,算了。」
沒辦法,我只好又去請教全優加的甜甜老師。
甜甜老師說,要認清一個現實,就是「我們無法強迫別的孩子跟我們的孩子道歉。」
雖然很希望壞人都能得到該得的處罰,但現實的確如此。(別說孩子了,台灣大人世界裡的警察也很常被嗆聲)
那我們能做什麼呢?
若要孩子不被欺負,就是要教孩子學會「自保」。
要教孩子:如果有人打他,要雙手在胸前打X,然後跟對方堅決的說:「你不可以打我!」讓別的孩子知道自己不能接受這樣的行為,也教導自己的孩子除了反擊和忍耐,其他的應對方式,也可以教孩子說:「你再打我的話,我就要報告老師。」或是其他你覺得他可以採取的方式。
反過來說,若自已的孩子是那個欺負別人的人呢?
有兩件事要做:
- 第一,就是讓孩子能看著你好好聽你說。
- 第二,就是在事情第一次發生時,就要嚴正地處理,讓孩子知道我們很重視,很在意。
若是自己的孩子做錯事後,你想糾正他,他卻像剛才說的孩子一樣,沒耐心聽大人說完就跑開,那麼,也許就是你直視孩子的眼睛或好好跟他說話時,就是要訓話或告誡,久而久之,孩子當然會不願意看你的眼睛說話。
這個狀況持續下去的話,會像我現在教的學生一樣:(他們是國中生)明明自己做錯了事,老師指正時,卻擺臉色,老師在跟他講話卻不看老師,反而斜眼瞪人,非常沒有禮貌。我擔心這樣的孩子出社會時,動不動就會跟其他人對衝,非常危險。所以要培養孩子看著我們的眼睛講話的習慣。
怎麼做呢?
就是讓「直視眼睛」說話這件事情變成一種習慣。而要讓孩子喜歡或自然而然接受這樣的說話模式,就是一開始時就要讓這件事跟「好」的感覺連結。
比方說,可以在孩子做了一件很棒的事,比方說吃完飯自動自發擦桌子後,拉著他的肩膀或手,很專注的看孩子說:「哇,你剛剛自己擦桌子欸!真是自動自發的孩子,你可以跟媽媽說你是怎麼把桌子擦得很乾淨的嗎?」
因為這是開心的事,又有人想要好好聽他說話,孩子這時候通常都會很樂意看著說話者的眼睛。
就像這樣,平常時候就要做很多情緒的存款,常常笑笑的時候看著孩子的眼睛講話,讓孩子把「直視對方的眼睛」和「開心」做強連結,等需要跟孩子講道理時,孩子才會更願意看著您的眼睛。看著眼睛,也是把媽媽身體裡的能量傳達到孩子那裡。
關於第二點,當孩子第一次打人,第一次摔東西,或第一次做出我們覺得不恰當的舉動時,就要清楚地告訴他,像是:「我知道你很生氣,但吐別人口水是不對的!如果你生病的話,細菌就會傳染給別人,這樣很不衛生。」
否則當孩子經歷同樣情境時,一而再,再而三的重覆這個反應,久而久之就會變成習慣。等變成習慣時就很難改正了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