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讀到一篇柚子醫生的「訂下一條不能退讓的規矩」,文章裡寫到為了要打一支預防針,一個5歲的小孩尖叫哭鬧完全失控,在被媽媽及護理人員的壓制下打完後,這個孩子竟然「啪!」的打了媽媽一巴掌!
這件事讓我看得心驚肉跳。打針很痛,應該沒有孩子喜歡打針,但遇到這樣的事情時,該怎麼讓孩子學會去面對呢?
我和孩子為了打針而奮鬥的時間,大概就是到他能聽懂我講的話為止吧~能聽懂話之後,孩子就不再這麼恐慌了。
先推薦一個繪本,
內容非常生動寫實的表達了孩子害怕打針的心情,同時又非常搞笑~借回家後,小兔每天都至少要聽我唸兩次。
現在小兔4歲半。
上星期五(5/5)晚上帶著連續燒燒又退退的小兔去掛急診,因為病症反覆發作,不能簡單當成普通感冒來治療(其實之前也吃了好一陣子的感冒藥了),所以醫生問:「要不要做流感快篩?」
做流感快篩要把一枝很長的棉棒深入鼻腔中採取檢體,對年幼的孩子來說,是很恐怖而且蠻痛的經驗。醫生警告我說會很不舒服,但為了孩子好,我做了大部分的媽媽都會做的決定:「好,要做。」
我跟小兔說:「等等醫生要把這枝棉花棒伸到你的鼻子裡去,看看是不是有很嚴重的病,有一點痛痛的,你忍耐一下,媽媽會陪你。」
雖說先用話語打了預防針,但當醫生把棉棒伸進去時,小兔大驚失色(之前沒經歷過這樣的療程),臉一下子就撇開不說,手大力的揮開醫生,同時不停大叫「不要,痛死了我不要!」然後還流下一大坨的鼻血塊。
醫生一臉無耐的望著我說:「不行,這樣採樣太淺了還不夠。」
我雖然有點不忍心,但堅定的跟護理人員說:「好,我幫忙壓住孩子,我們再來一次。醫生,請問如果順利的話,大概多久可以好?20秒可以嗎?」
醫 生沒有回答我,但我按剛才的動作自行判斷,如果小兔沒有掙扎,10秒左右應該可以完成,所以我看著小兔的臉跟他說:「小兔,媽媽知道你很害怕。記得有一次你生病,細菌一直咬你肚子讓你很痛嗎?」他點頭,但嘴巴還一直叫「我不要我不要」
我還是說「為了要看看是不是有壞蟲蟲,如果有了醫生要開藥藥把牠消滅,所以我們一定要檢查。我知道很痛,我也知道你很勇敢,媽媽幫你努力撐住一下,忍耐一下,如果亂動會流很多的鼻血,不動的話,痛一下就好了。」
「好,準備好了,媽媽數到10就結束了,好乖,來,1。。。。」護理人員和我聯手把小兔壓得穩穩的,醫生手腳俐落地,這次還沒數到8就採樣好了。
我抱著孩子說:「好了好了,已經好了,沒有了。」雖然孩子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,我還是努力誇獎他:「好,媽媽知道痛痛,但小兔沒有亂動,所以一下子就好了,而且很痛小兔只有哭一下就沒有哭了,越來越勇敢了。」
說完,小兔就抱著我,然後真的沒有哭了。
後來要插打點滴的軟管時,一樣先告知孩子將要發生的情況,這次小兔說:「我不會哭,我會很勇敢。」然後真的比上次勇敢,都沒有哭。
那天後續照了x光,還注射了點滴,做了非常多的檢查,在醫院也留到十一點,比平常小兔就寢的時間晚了2個多小時。他雖然有點累,但非常配合,不哭不鬧,還留一半的病床給我躺(因為我也生病頭很昏)。
孩子其實沒那麼脆弱,沒那麼笨,不要總想用哄或騙的方式呼攏過去,下次這樣他會更加不信任你。放一點責任和鼓勵在他的身上,孩子也會對自已的勇敢感到驕傲。有時候他們只是沒有很多生活的經驗,對於要發生的事情不太瞭解而已,所以如果事先告知他們將要發生的事以及後果,也可以大大減少他們的恐懼。
還有,千萬要記得的一點就是:平常別再用「不乖就帶你去打針!」這種話來嚇唬小孩~不然,下次真的要打針時,你該怎麼跟孩子說呢?
這件事讓我看得心驚肉跳。打針很痛,應該沒有孩子喜歡打針,但遇到這樣的事情時,該怎麼讓孩子學會去面對呢?
我和孩子為了打針而奮鬥的時間,大概就是到他能聽懂我講的話為止吧~能聽懂話之後,孩子就不再這麼恐慌了。
先推薦一個繪本,
![]() |
我不要打針 |
![]() |
孩子怕打針哇哇大哭的模樣 |
現在小兔4歲半。
上星期五(5/5)晚上帶著連續燒燒又退退的小兔去掛急診,因為病症反覆發作,不能簡單當成普通感冒來治療(其實之前也吃了好一陣子的感冒藥了),所以醫生問:「要不要做流感快篩?」
做流感快篩要把一枝很長的棉棒深入鼻腔中採取檢體,對年幼的孩子來說,是很恐怖而且蠻痛的經驗。醫生警告我說會很不舒服,但為了孩子好,我做了大部分的媽媽都會做的決定:「好,要做。」
我跟小兔說:「等等醫生要把這枝棉花棒伸到你的鼻子裡去,看看是不是有很嚴重的病,有一點痛痛的,你忍耐一下,媽媽會陪你。」
雖說先用話語打了預防針,但當醫生把棉棒伸進去時,小兔大驚失色(之前沒經歷過這樣的療程),臉一下子就撇開不說,手大力的揮開醫生,同時不停大叫「不要,痛死了我不要!」然後還流下一大坨的鼻血塊。
醫生一臉無耐的望著我說:「不行,這樣採樣太淺了還不夠。」
我雖然有點不忍心,但堅定的跟護理人員說:「好,我幫忙壓住孩子,我們再來一次。醫生,請問如果順利的話,大概多久可以好?20秒可以嗎?」
醫 生沒有回答我,但我按剛才的動作自行判斷,如果小兔沒有掙扎,10秒左右應該可以完成,所以我看著小兔的臉跟他說:「小兔,媽媽知道你很害怕。記得有一次你生病,細菌一直咬你肚子讓你很痛嗎?」他點頭,但嘴巴還一直叫「我不要我不要」
我還是說「為了要看看是不是有壞蟲蟲,如果有了醫生要開藥藥把牠消滅,所以我們一定要檢查。我知道很痛,我也知道你很勇敢,媽媽幫你努力撐住一下,忍耐一下,如果亂動會流很多的鼻血,不動的話,痛一下就好了。」
「好,準備好了,媽媽數到10就結束了,好乖,來,1。。。。」護理人員和我聯手把小兔壓得穩穩的,醫生手腳俐落地,這次還沒數到8就採樣好了。
我抱著孩子說:「好了好了,已經好了,沒有了。」雖然孩子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,我還是努力誇獎他:「好,媽媽知道痛痛,但小兔沒有亂動,所以一下子就好了,而且很痛小兔只有哭一下就沒有哭了,越來越勇敢了。」
說完,小兔就抱著我,然後真的沒有哭了。
後來要插打點滴的軟管時,一樣先告知孩子將要發生的情況,這次小兔說:「我不會哭,我會很勇敢。」然後真的比上次勇敢,都沒有哭。
那天後續照了x光,還注射了點滴,做了非常多的檢查,在醫院也留到十一點,比平常小兔就寢的時間晚了2個多小時。他雖然有點累,但非常配合,不哭不鬧,還留一半的病床給我躺(因為我也生病頭很昏)。
孩子其實沒那麼脆弱,沒那麼笨,不要總想用哄或騙的方式呼攏過去,下次這樣他會更加不信任你。放一點責任和鼓勵在他的身上,孩子也會對自已的勇敢感到驕傲。有時候他們只是沒有很多生活的經驗,對於要發生的事情不太瞭解而已,所以如果事先告知他們將要發生的事以及後果,也可以大大減少他們的恐懼。
還有,千萬要記得的一點就是:平常別再用「不乖就帶你去打針!」這種話來嚇唬小孩~不然,下次真的要打針時,你該怎麼跟孩子說呢?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