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天帶孩子去全優加參加慶生會。
活動當中,老師準備了很有趣的小活動以及超大的蛋糕給所有的小朋友。簡短而歡樂的活動結束後,自然就是爸媽最愛的「寶寶拍照時間」。
這時我聽到一個爸爸在旁邊斥責孩子的聲音:「要拍照了!你為何不能好好站著?總是要擺出這副怪臉?站好!要笑啊,不然拍照出來怎麼會好看?」
這個小男孩聽到後,沒有站直並擺出「拍照應該有的笑臉」,反而更加地擺出怪表情甚至做鬼臉,他說:「我這才不是怪臉,我是在裝成暴龍!」。
這個爸爸眼見自已管教效果不彰,很沒面子,便大叫:「算了!你這樣子根本不能拍,我不要拍你了!」然後就想要把孩子推開,不讓他和其他家人合照。
這時候,甜甜老師先要這位爸爸別生氣,跟他說「先別生氣,我來和孩子說說看」然後過去問這個孩子說:「你是在演暴龍是嗎?」
這孩子回答:「是啊!」
「你很喜歡恐龍嗎?」
「對啊!我超級喜歡的,尤其是暴龍。」
「那暴龍會有什麼表情呢?」
「就是這樣啊!吼~~」
我發現孩子從生氣、委屈變成很得意的樣子,於是好奇的轉過頭去看他們倒底在做什麼。但內心不免犯嘀咕:「難道每次都要順著孩子的意嗎?這樣他不會更加亂搞嗎?」
只聽見甜甜老師不急不徐的說:「哦~你這是生氣的暴龍,那你會表演難過的暴龍嗎?」孩子說:「會!」然後表演一個哭泣的表情,甜甜老師這時跟爸爸說:「你的孩子很有創意啊~他不想要呆呆板板的每次都拍一樣的表情,你看,他的表情很豐富的。我們可以多拍幾張不同表情的照片啊。」
然後轉過去跟孩子說:「來,這次換快樂的暴龍。」只見孩子毫不勉強的擺出歡樂的表情,這時爸爸也很開心地幫他們家幾個孩子拍照起來了。
因為我們長大了,經歷了許多次類似的場景,發展出屬於自已的,習慣性的,甚至已經變成制式的面對這件事情的做法。但對孩子而言,這個世界是全新的,他還在探索世界和自已之間的關係,很多行為和想法也不像我們已經僵化,他想嘗試許多的可能性。
在這些沒有大礙的地方,不要這麼嚴肅,給孩子們一點自由和小小歡樂的空間吧!
----
推薦延伸閱讀:好孩子是這樣教育的 (內容試閱)
推薦原因:這本書教導父母用懷柔方式樹立自己的權威,其中有一個就是使用「不每次都立即給予獎賞」的策略。在教學上,這是能使學生更持久有效的維持某個行為的技巧--比每次做得好都給予獎賞都還要有效。
獎賞和懲罰往往讓孩子轉移對做對、做錯事情的焦點,並對手段產生依賴。久而久之會需要更強的刺激。隨著孩子漸長,父母會發現,孩子不再那麼好哄、騙,這時就失去對孩子管教的力量。
活動當中,老師準備了很有趣的小活動以及超大的蛋糕給所有的小朋友。簡短而歡樂的活動結束後,自然就是爸媽最愛的「寶寶拍照時間」。
這時我聽到一個爸爸在旁邊斥責孩子的聲音:「要拍照了!你為何不能好好站著?總是要擺出這副怪臉?站好!要笑啊,不然拍照出來怎麼會好看?」
這個小男孩聽到後,沒有站直並擺出「拍照應該有的笑臉」,反而更加地擺出怪表情甚至做鬼臉,他說:「我這才不是怪臉,我是在裝成暴龍!」。
孩子和父母都覺得對方不瞭解自已 |
這個爸爸眼見自已管教效果不彰,很沒面子,便大叫:「算了!你這樣子根本不能拍,我不要拍你了!」然後就想要把孩子推開,不讓他和其他家人合照。
這時候,甜甜老師先要這位爸爸別生氣,跟他說「先別生氣,我來和孩子說說看」然後過去問這個孩子說:「你是在演暴龍是嗎?」
這孩子回答:「是啊!」
「你很喜歡恐龍嗎?」
「對啊!我超級喜歡的,尤其是暴龍。」
「那暴龍會有什麼表情呢?」
「就是這樣啊!吼~~」
我發現孩子從生氣、委屈變成很得意的樣子,於是好奇的轉過頭去看他們倒底在做什麼。但內心不免犯嘀咕:「難道每次都要順著孩子的意嗎?這樣他不會更加亂搞嗎?」
只聽見甜甜老師不急不徐的說:「哦~你這是生氣的暴龍,那你會表演難過的暴龍嗎?」孩子說:「會!」然後表演一個哭泣的表情,甜甜老師這時跟爸爸說:「你的孩子很有創意啊~他不想要呆呆板板的每次都拍一樣的表情,你看,他的表情很豐富的。我們可以多拍幾張不同表情的照片啊。」
然後轉過去跟孩子說:「來,這次換快樂的暴龍。」只見孩子毫不勉強的擺出歡樂的表情,這時爸爸也很開心地幫他們家幾個孩子拍照起來了。
因為我們長大了,經歷了許多次類似的場景,發展出屬於自已的,習慣性的,甚至已經變成制式的面對這件事情的做法。但對孩子而言,這個世界是全新的,他還在探索世界和自已之間的關係,很多行為和想法也不像我們已經僵化,他想嘗試許多的可能性。
在這些沒有大礙的地方,不要這麼嚴肅,給孩子們一點自由和小小歡樂的空間吧!
----
推薦延伸閱讀:好孩子是這樣教育的 (內容試閱)
推薦原因:這本書教導父母用懷柔方式樹立自己的權威,其中有一個就是使用「不每次都立即給予獎賞」的策略。在教學上,這是能使學生更持久有效的維持某個行為的技巧--比每次做得好都給予獎賞都還要有效。
獎賞和懲罰往往讓孩子轉移對做對、做錯事情的焦點,並對手段產生依賴。久而久之會需要更強的刺激。隨著孩子漸長,父母會發現,孩子不再那麼好哄、騙,這時就失去對孩子管教的力量。
留言
張貼留言